昨天,一位二战考研的朋友在朋友发了几张截图,并配上了这样一句话:
“一开始就输了……”
配图是这两天推到风口浪尖的2018考研数学泄题事件。
01到底发生了什么
12月26日,不太平常。
本以为考完研,可以舒坦地休息一段时间,松弛瘫软。没想到一条微博凭空炸起,让人心脏倏然收紧:
某考研机构辅导老师开设的押题班,以不可能的命中率押中了试题,甚至包括了超纲题。
这张微博截图在无数次的转发后,已经变成了高糊。而现在这条微博已不见踪影,不知因为什么原因,po主只留下了12月25日的微博。
而微博中截图的B站视频也消失了,不过又有up主补上了视频。
知乎一如既往涌现了许多讨论。其中,有一条回答尤其引人注目。
图片来源/知乎某回答
当然,这些舆论都被平息下去了。
好像总是这样,但凡错过第一波舆论热潮,所有的消息都会凭空消失。
要想了解前因后果,我们只能在微博、知乎、哔哩哔哩等各个平台搜寻蛛丝马迹,勉强拼凑出事件的轮廓。
直到下午,才有官方媒体出面表态。
这一次,办事效率出人意料的快。不到6个小时,教育部官方微博就给出了答案。
这个答案大家是否满意,就另当别论了。
一天之内,泄题事件的发展轨迹如同抛物线。白昼扬起的群情激愤,在黄昏时,就被一则官方澄清引入沉寂。
泄题事件到底是真是假,我们无法就此下定论。
但毫无疑问的是,无数考研人寒心了:
原来,300多个日夜的奋战,在两三个小时的押题视频面前,是那么的不堪一击。
上万人将因为这两三个小时神乎其神的押题班,成功领跑。
02“公平”这事,存在吗
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
2014年夏季,我还在武汉某211院校上学。高考适逢周末,当我跟随社团外出游玩的时候,武汉几大高校的数位大学生正坐在河南开封的考场里,替官员、富人的孩子答题。
新闻爆料出高考替考内幕之后,武汉这几个涉及输出枪手的高校都缩紧了管控。
次年,我的母校实行严格的查寝制度,从高考前一天晚上至第二天下午2:00开考前,每一个学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校。而隔壁被新闻点名的院校,则更是派出国防生严守寝室大门,禁止学生外出。
那段时间,我们就像是被关在囚笼里的猴子,不少人还发动态调侃吐槽。
而后,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九)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等行为将构成犯罪。
而院校严格的人身控制和作弊入刑,就能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吗?
不见得。
一个月后,2016考研又出现了泄题事件。开考前45分钟,就有人拿到了英语(二)的答案。
图片来源/搜狗百科“2016年考研泄题案”
好像,从小到大学习了很久的公平公正,落地到现实后,都有点水土不服。
无论是高中备战高考,还是大学考研,我们苦背了无数遍的原理,最后都潜在地给我们塑造了宏观远大的理念,告诉我们:公平是存在的。
可走到现在,才发现:你路远迢迢地从远方赶来,累死累活,只为了一点回报,而别人早就靠捷径登上巅峰。
一而再,再而三,让我们不得不怀疑:
所谓的公平,会不会只是海市蜃楼?它是一种迷障,让大部分人带着“我能靠努力改变未来”的憧憬,去甘心忍受长途跋涉的艰辛。
03那些考研的人,都怎么样了
朋友去年考研失利,毕业后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单间。本来是爱玩的人,这一年,他却天天往返在图书馆和出租屋之间。
数学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,一路死磕到考研,积攒下来的草稿纸有一摞。
考研的代价无需多说:
肚子上的赘肉厚了一圈,无数次按捺住玩耍的念头,发际线似乎后移了一点点……
问起他对这个事件的想法,他只发了个笑哭的表情:“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。”能做什么呢?尘埃已经落定了。
但也不乏有考研er想以一己之力撬动现状。
有人下载了国务院APP,给总理留言;有人拨通了云南教育部的电话(但连续三次通话八秒即被挂断);知乎里奔走疾呼的人不在少数。
可当有些人为公平呐喊的时候,另一些人开始心理失衡,也想走上这条捷径。
点击在线咨询泽稷老师,解读CPA考试政策变动,海量CPA学习资料免费领取,提供在线解答CPA学习疑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