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个严肃谈大学系列,而我以谈考证开篇是因为就在开学前小尧才经历了四门ACCA的“考试周”。从大二起跳入的ACCA大坑,我曾跟无数人吐槽自己很后悔做了这个决定,甚至上升到这是大学里做的最错误的决策之一。

而往往我吐槽的时刻都是在被紧凑的复习时间压榨得体无完肤之时,静观被打磨到现在的自己,还是不能说有愧了岁月。

1. 那些被我浪费的时光

记得很多人开始考证的原因都是,大学那么闲,不做点额外的事感觉浪费了大把的时间。这个想法的初衷多么励志。

直到学校的考试、社团的活动、课业的presen、意外事故同时砸向你的时候,你自己自主选择的考证也一起向你袭来,你恨不得想掐死自己。就像那句“选课一时爽,期末火葬场”一般。自己点的菜,哭着也要吃完。

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事风格,有的人在重压下能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,这样的人能不畏deadline。也有的人无法直面deadline,觉得在如此紧迫的时间下做不好事情,或者越紧迫越容易弃疗。

看着同学们、周边人都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,自己忙得像条狗,忍不住放朋友圈吐槽一下,然后“心疼地抱住胖胖的自己”。

而我在复习ACCA考试的时候,往往忍住了。因为这是自愿跳的坑,总有种打碎牙齿往肚里咽的忧伤。

我曾悲叹,要不是因为ACCA,假期我本可以加入伙伴们的旅行,这该死的合并报表(F3)。

我曾悲叹,要不是因为ACCA压缩了我复习的时间,我本可以把学校的考试考得更好一点,这该死的合并报表(F7)。

我曾悲叹,要不是因为ACCA抢占了我宝贵的暑假,我本可以赶在开学前给小说码更多字,这该死的合并报表(P2)。

悲叹至今,我见缝插针抑或百折不挠地一路考到现在,也快见到曙光了。

那些被我浪费在ACCA的时光,我细数犹怜,却难怨其扰。毕竟,ACCA成体系的教育把我折磨得对于会计有了一番小小的认识。这些,都是用那些被浪费的时光堆砌起来的。

2. 考证世俗观

当一张注册会计师(CPA)证书等于年薪十万时,一张ACCA证书等于年薪三四十万时,一张CFA证书等于年薪五十万加时,(均为坊间传言),这些证书在受追捧的同时也遭受着鄙夷。知识和铜臭的结合,令以知识分子自居的广大学生们略感可耻。

但如果告诉你考下一张证跟一张废纸一样不值钱,又会有多少人为了那所谓的知识去付出大把的时间呢。毕竟朋友们用来打游戏刷剧的时间我都用在啃书本做试卷上了啊。

中国社会不可避免的有“证”的传统。网民友善地列出了中国人一生要获得的80张证,我们要用那么多纸页和公章来证明我们的存在及身份,而所谓的“考证”,不过是对你所获得知识的一纸凭证罢了。

在大学以前,我对各种证件处于无感状态,因为大事小事都是爸爸妈妈帮忙,直到上了大学,自己开始跑腿办事,才意识到证件是有分量的,为了某张纸某个公章,可能要跑上好几天,直到看到红色的章敲在薄薄的纸上,才放下了一颗心,并且开心得没有来由。

因为这一纸凭证提供了安全感。

这些财经证书仿佛也是。好像在获得证书后,知识会如潮水涌来,立马变成行业精英,面试通关不在话下一般。想想就开心,我先笑一会。

我们都知道吴君如陈可辛至今未领证,依旧幸福美满,他们几十年的爱情长跑积累的爱与理解才是不老的保证,还有,吴君如是金像奖金马奖最佳女主角,陈可辛是蜚声海外的“香港十大导演”之一。

我最喜欢的ACCA老师在考出ACCA那年断交了会费,牛*轰轰地说,知识才是安全感。然后人家开启了授课模式,将知识快速变现。

所以,到底是证重要,还是考重要。

3.不要问该不该考证

不乏有学弟学妹跑来问我,学姐我该不该开始考这个证、那个证。也许你是想问我,这个证有什么用?那个证含金量高吗?

没错,我是他们获取这样信息的渠道之一,网络也是,而且我向来喜欢这种擅长先做信息搜寻的人。不过在看一个证的时候,我的建议是别去看年薪,别去看所谓的“含金量”,而是看这个证的知识体系是什么。

年薪只是培训机构吸引你来的噱头,含金量只是过来人会有偏颇的经验之谈,而知识体系才是最有想象空间的。

这些知识是不是你感兴趣的,是不是符合你职业发展路径的,能够给你带来怎样的提升,结合你自己的专业能不能发生不一般的化学反应。这才是在决定要不要考证前应当做的功课。

所以不要问该不该考哪个证,而是要问这个证学什么?做决定的那个人是你自己。如果连这个决定都懒得做,那人生的最基本主动权岂不都要拱手于人。

4. 好吧,为什么考证

我自身毕竟经历浅薄,大学里也就亲身经历三类证:英语类,会计类,金融类。

英语类

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我还是要啰嗦两句。在我看来,学习英语就是打开了世界的大门,去读英文原著,去看英文新闻,去世界各地旅行,去结实各国朋友。

如果你英语好,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便不是心有抗拒,而是如鱼得水。

那“以考助学”这点只是针对我这种以及众多跟我很像的拖延症胖友来说的。再拖延,花了那么多考试费(TG涨价的步伐从未间断),总得准备准备吧。把英语学习看成长期战役,一定会在将来某刻给你大大的惊喜。

会计/金融类

我的想法是,这一类财经证书,适合转专业的胖友们(本身就是ACCA、注会专业的另说)。比如我读的金融,我就考会计,如果乃们读的金融之外的其他专业,那可以学习金融相关证书知识。这里指的是在大学期间投入精力学习。等到大四,你想考本专业的证来巩固所学,也是无可厚非的。

因为你自身的专业在学校成体系的教育下如果不能学好,指望去通过考证学习,那岂不是太自欺欺人了么。像我们,在大四开始考CFA是较为常见的选择,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,这个时候只是再一遍完善,而非重头再来。

但如果金融专业的大一大二小朋友就开始考CFA,未免有些操之过急。这么大把的时间,可以去做大学里太多太多的事情,何必花在意义并不是很大的考证上。

考财会这类证书的目的,无非就是找工作,甚或冲门面,抑或跟风。但到了求职的时刻你才会发现,简历上写的你和实际上的你,一旦有差距就会使你无所适从。毕竟笔试面试是把你整个人拎起来,看能从里面倒出什么来。所以考证时分数飘过的,比如多次的我,是不太好意思大张旗鼓地告诉别人我学过ACCA的,尤其是面试官。

5. 我向来佩服极致

这个话题太大,我今后会作文讨论。这里仅就考证一事探讨二三。

我前文提到的ACCA老师,考完证开始教学,为什么,因为人家学的好啊。所以考证的意义何在,是为了那一纸凭证吗?是为了炫耀的资本吗?也许都不是。如果没有扎实的把一个证所应包含的知识吃透,那你所获得的,只是一张废纸而已。

一张证什么都不能带给你,只有那些埋头苦读与巩固思考才能改变你的命运。

就比如ACCA,其实是一个成体系的知识系统,除了财务会计、管理会计这些偏专业的知识,还有税法、审计、商务分析、金融&管理类知识。对于成就一个商科人才是非常不错的训练,问题在于你怎么对待学习的过程。

我佩服那些以考ACCA全国第一为目的的考生,我做不到,也许是在我的list上考ACCA不是那么重要,而那些真的对这张证倚赖期望很高的人,当然应当抱有这样的极致态度。

这种极致带给你的是比别人再多一点的可能。比如ACCA里的任何一门都可能给你新的职业启迪,你在介绍自己是ACCA会员的时候,不用惧怕人家向你请教专业问题,甚至你可以出来当讲师……因为为了那个证,你的付出才是没人能取代的。

我们爱说,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。刚开始选择考证,是战略布局之一,之后怎么对待这张证的学习,是战术的付出。

你以为战略上选了一条看似勤奋的路就高枕无忧了吗?所有的城池都是一砖一瓦打拼下来的。人生哪有那么多重要战略上的决策让你做,就那么几个而已。

剩下的,努力就好。

祝越努力的你,越幸运。

2016 ACCA学习资料大礼包(内含ACCA历年真题、考官文章、考官报告、备考宝典等实用学习资料),关注微信公众号:ACCA考友论坛(ID:ACCA-CHN)即可领取: